合同节水管理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,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为加强水资源节约、保护和利用而建立的一套行政管理与市场行为紧密结合的服务机制。社会力量负责节水工程的设计、投资、运营;政府以水资源的价值向社会组织购买节水效果服务。合同节水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,有利于降低用水户节水改造风险,提高节水积极性。
目前合同节水管理主要采取节水效益分享、节水效益保证、用水费用托管三种方式。
1.节水效益分享型
节水量计算基准:用水户以往用水量的平均值
节水量=平均值-实际用水量
效益=水价*节水量
分成比例=用水户+节水公司
节水量的参考依据是用水户以往平均用水量。以往耗水量大,节水量越大;水价越高,效益越好。
2.节水效率保证型
节水效率=(平均值-用水量)/平均值
当所实施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,没有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时,为了保障节水效率指标实施节水改造工程,可以实行这个模式。每年用水户给节水公司一定比例与节水效率相关的收益。同样,节水效率的计算依据也是以往用水平均值。
3.用水费用托管型
节水服务费用=以往平均用水费用-托管用水费用
用水户给节水公司一定的水费额度即托管水费,节水公司进行节水改造,较以往用水费用节省下来的费用就是收益,节水服务费与以往用水量直接相关。
代表客户
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、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